课程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必须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为建立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确保整个课程体系能够覆盖全部毕业要求,每门课程能够实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支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价机构
yabo100 vip亚搏教学工作委员会
二、评价方法及依据
yabo100 vip亚搏教学工作委员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采用校内与校外评价主体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合理性评价。校内主要通过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及改进报告、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报告、专业教师问卷调查、在校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校外主体主要通过企业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调研反馈意见等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及依据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体系评价的方法及依据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评价依据 | |
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 单个指标点的支撑情况 |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关联关系是否能够实现覆盖支撑关系,课程矩阵是否合理; 2. 各门课程的权重是否合理; | 1.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报告; 2.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报告(年度报告); 3.专业教师问卷调查、在校生问卷调查; 4.行业企业专家及用人单位调研反馈意见; 5.毕业生跟踪调查。 |
单门课程支撑指标点的情况 | 1. 课程目标与指标点的对应是否合理; 2. 课程主要内容设置是否形成了对指标点的支撑; | ||
总体合理性 | 1. 课程设置能够保证毕业要求的能力达成; 2. 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
三、评价过程
yabo100 vip亚搏教学工作委员会对专业教师、应届毕业生、在校生、企业/行业专家等提出的意见进行论证,并依此进行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修订。
评价意见示例如表2所示。评价总体认为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课程与毕业要求的联系紧密,基本涵盖了所有毕业要求,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都有课程的支撑,能支撑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
表2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结果
评价主体 | 评价方式 | 合理性评价结果 | 课程体系修改建议 |
专业教师 | 研讨座谈、问卷 | 认同 | 加强核心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
应届毕业生 | 问卷调查 | 认同 | 增加实践类课程 |
在校生 | 问卷调查 | 认同 | 增加热门和实用的课程 |
企业/行业专家 | 问卷调查、座谈 | 认同 | 人工智能、大数据课程偏少,专业特色课程偏少 |
四、评价周期
yabo100 vip亚搏每四年进行一次全校性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其中包括对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的修订,学院每年可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局部调整。
五、评价结果及应用
(一)评价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后,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对课程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专业负责人。
(二)结果应用
专业将反馈结果(包括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手段是否能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等)作为课程体系修订的重要依据。
yabo100 vip亚搏